广东沪利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
HULI ENVIRONMENTAL

【行业动态】数字化浪潮重塑水务管理新生态

发布时间:2025-08-05 浏览量:113
广州南站净水厂污泥脱水干化项目设备主机顺利完成吊装作业 | 沪利环境新闻中心

数字化浪潮重塑水务管理新生态——智慧水务平台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新篇章

2025年8月3日 沪利环境技术团队

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,传统水务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。

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管理深度融合,催生出智慧水务这一全新业态。

据工信部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亿元,预计2027年将达到4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%

智慧水务

技术赋能:数字化技术重构水务管理体系

当前,物联网传感器、5G通信、云计算平台、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在水务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。

智能传感设备

通过在供水管网、污水处理厂、泵站等关键节点部署智能传感设备,实现对水质、水量、水压等参数的实时监测

大数据分析

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,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,为运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

AI算法

借助AI算法,实现设备故障预警、能耗优化控制等智能化管理

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,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水务管理模式。以往依靠人工巡检、经验判断的管理方式,逐步向数据驱动、智能决策的现代化管理转变。

智慧水务模型

破解痛点:传统水务管理面临的多重挑战

长期以来,传统水务管理存在诸多痛点。

一是管网漏损严重 全国平均漏损率超过12%,部分地区甚至达到20%以上,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;

二是运维效率偏低 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工作量大、覆盖面有限,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;

三是能耗成本居高不下 水务企业运营成本中能耗占比普遍超过30%,缺乏精细化能耗管理手段;

此外,水质监测手段单一、应急响应能力不足、客户服务体验有待提升等问题,也制约着水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面对城市化进程加快、用户需求多样化、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等新形势,传统水务管理模式亟需转型升级。

传统模式

传统模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工

创新突破:智慧水务平台的核心功能与显著优势

智慧水务平台通过构建"感知-传输-处理-应用"一体化技术架构,实现对整个水务系统的智能化管控。平台核心功能涵盖实时监控、智能调度、预警预报、优化控制四大模块。

实时监控:平台可对水源地、制水厂、输配管网、用户终端等全流程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,实现水质、水量、水压等关键指标的可视化展示。

智能调度功能:通过优化算法,根据用水需求变化自动调节供水参数,提高供水效率。

预警预报系统:能够提前识别设备异常、水质超标等风险,为及时处置争取宝贵时间。

优化控制模块:通过精准控制各环节运行参数,实现节能降耗目标。

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,智慧水务平台具有显著优势:管网漏损率可降低至8%以下,运维效率提升40%以上,综合能耗下降15%-25%,客户服务满意度大幅提升。这些改进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,更为水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智慧水务操作

采用先进系统工具后大幅降低人力成本

未来展望:智慧水务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机遇

展望未来,智慧水务将朝着更加智能化、精细化、生态化的方向发展。技术层面,数字孪生、边缘计算、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将进一步丰富智慧水务的技术内涵,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。应用层面,智慧水务将从单一的供排水管理向水资源综合管理、水生态系统治理扩展,形成更加完整的智慧水务生态圈。

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国家"十四五"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智慧水利建设,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政策,为智慧水务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。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,智慧水务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。

对于环保企业而言,智慧水务不仅是技术升级的必然选择,更是抢占未来市场制高点的战略机遇。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投入,完善产业链布局,提升综合服务能力,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赢得发展先机。

数字化浪潮正在重塑水务管理新生态,智慧水务作为这一变革的重要载体,将为水务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
面向未来,只有紧跟技术发展趋势,持续创新服务模式,才能在智慧水务的广阔蓝海中乘风破浪,为建设美丽中国、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
水数智 技术创新 智慧环保